大年初三傍晚,天色漸暗。北京梅蘭芳大劇院門口,看完下午場京劇演出的觀眾們漸次走出,或眉飛色舞,或意猶未盡,他們在這里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假日下午。
此時,劇院后臺,即將在晚場出演京劇《鎖麟囊》的國家京劇院演員們,已開始緊張有序的準備工作。
飾演薛湘靈的青年演員呂耀瑤在舞臺一側找到琴師馮震宇,進行演出前的磨合:“咱倆把排練中遇到的問題再碰一下,找找感覺。”
1月31日晚,演員呂耀瑤和琴師馮震宇在后臺進行演出前的磨合。新華社記者楊湛菲 攝
舞臺上,大幕之后,武戲演員加緊練功。從力道到走位,大家配合默契,行云流水。
內行看門道。候場演員向記者“科普”:“開戲之前練功備戲,是我們的傳統。大家不僅練今晚的戲,也練后面幾場戲和自己的主戲。在真正演出舞臺上練習的機會是很寶貴的。”
回到化妝間,呂耀瑤繼續為自己上妝。京劇妝容大部分都由演員自己完成,用傳統油彩突出旦角妝容的紅白黑,在舞臺上展現戲曲獨特的魅力。
“《鎖麟囊》這出戲是程派經典劇目,傳遞給我們‘善有善報’的價值觀。從業27年,我不斷揣摩角色、雕琢唱腔、打磨身段,隨著年齡增長不斷有新的感悟。”呂耀瑤一邊化妝,一邊介紹。
春節期間,國家京劇院為觀眾奉上5天6場經典劇目,幾乎場場爆滿。“京劇作為傳統藝術瑰寶,不能被束之高閣。在假期為大家送上演出,是我們演員貼近百姓、服務大眾的很好機會。”呂耀瑤說。
1月31日晚,工作人員為演員做妝容。新華社記者楊湛菲 攝
上臺時間越來越近,化妝間里氣氛依舊輕松。“演員們對春節演出的經典劇目都很熟悉,而且大家很早就開始相互對戲,做足了功課。”國家京劇院一團副團長王越當日沒有演出任務,來到后臺看看大家的準備情況。
王越介紹,今年“迎新春”系列演出由一團的演職員擔任。針對春節期間舉家觀演多、外地觀眾多的特點,系列演出劇目均選取適合過年上演的吉祥戲,題材聚焦合家歡、輕喜劇、正能量,劇情簡潔且為觀眾熟知的傳統經典,既能滿足老戲迷的聽戲需求,又能讓初次接觸京劇的觀眾看得懂。
“我們團近80位演員和樂隊成員,幾乎全員上場。春節期間演出對京劇演員來說是常態,站在舞臺上感受觀眾們熱情的掌聲和專注的目光,那種成就感是平常難以感受到的。”王越感慨地說。
1月31日晚,工作人員為演員做上臺前準備。新華社記者 楊湛菲 攝
演出即將開始,劇場外等待入場的觀眾漸漸多了起來。來自沈陽的觀眾張女士難掩期待:“我和家人假期來北京旅游,早就計劃看一場京劇。《鎖麟囊》是大團圓結局,又是經典劇目,感覺適合我們‘小白’觀看。”
采訪中,幾名演員不約而同表示,“年輕觀眾多了”是這幾年的趨勢。一方面,京劇進校園、進社區和非遺保護宣傳等活動讓更多人走近京劇,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;另一方面,年輕人文化自信越來越堅定深厚,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他們的吸引力越來越大。
大幕拉開,好戲開場。觀眾與演員相互陪伴、共同成長,成就一方煥發時代光彩的京劇舞臺。“一出戲,總得有些當下的審美和氣息融入其中。”國家京劇院院長王勇說,“社會急速變化,京劇必須守正創新。在傳承京劇的過程中,我們要引領年輕演員一路成‘角兒’,讓他們給予京劇新的生命,用古老藝術反映時代風貌。”